美籍华裔数学家张益唐 111 页关于“朗道-西格尔零点猜想”论文出炉!了不起的数学家
张益唐攻克朗道-西格尔零点猜想的论文,来了!
111 页论文,满满当当全是表达式。
论文释出之前,张益唐证明这一黎曼猜想相关问题的消息,早已震动数学界。
就有专家教授表示:
张益唐要是能把 Landau-Siegel 做出来,就相当于一个人被闪电击中两次。

而张益唐自己也说,攻克朗道-西格尔零点就像是大海捞针。
整个过程我把海底的情况都摸清楚了,后来发现不用这根针,我也能把它做出来。
关于这项成果的意义,张益唐则认为:
比孪生素数猜想的意义更大,朗道-西格尔零点猜想有点像黎曼猜想那样,它一解决,一百个猜想都变成定理了。
每天 12 小时思考数学问题
上面这则趣闻,出自北京大学大纽约地区校友会主办的张益唐线上交流座谈。
在其中,还有更多关于这位世界级数学家真实的一面。
在此,我们附上 QA 环节的部分文字整理:
主持人:研究和生活中觉得最困难的时候是如何坚持下来的呢?
张益唐:如果是指 2013 年之前(张益唐在 2013 年证明孪生素数猜想),那可能是我这人天性比较淡泊,我对生活要求很低,所以我也没有太多的困难。
尽管看着别人挣钱多,也不能说没有一点不平衡,但总的讲我还是能坦然处之的。
就是我只要有钱能够花,尽管弄得我太太不高兴(全场大笑),但我还是不觉得太困难,我还是能够坚持下来。
主持人:您如何维持对一件事情的专注?
张益唐:这是一种习惯,某种程度我都觉得是不是我得了一种强迫症。就说你想停都停不下来了。
比如朗道-西格尔零点问题。就是我刚才说大海捞针,最后我也觉得这个针大概是没有了,捞不到了,可还是停不下来。
某种程度上,如果说你一旦真的是完全被吸引住的话,不用刻意怎么样去维持,自然应该就是能够维持的。
主持人:平均每天花多长时间思考数学问题?
张益唐:坦率讲我一天至少思考 12 个小时以上。
因为我可以不写,不看书,我可以在走路,或者干别的什么事。但我可以一直想这个问题,所以实际上应该是非常长的。长到连我太太都要骂我。
我顺便提一下,就是当我的结果快完成的时候,我几乎是每天晚上做梦都在想这个。而且非常有意思,总觉得这一步还不对,还有问题,弄得挺烦恼,几乎每天都是这样。
主持人:您如何看待学术上的竞争与合作,比如读书时与同门之间的竞争、毕业后与同行之间的竞争。您是如何调整心态?
张益唐:我觉得竞争是正常的。不要说在学术上,就说人有没有心理不平衡的时候,这多少都会有的。
比如我最近遇到的一次,就是那个英国年轻数学家梅纳德(詹姆斯・梅纳德),他在孪生素数这个问题下,一下把我给超过去了,而且超过了不少。
你说当时我的心理是什么样的?我也不管了,反正我已经出名了。(全场大笑)
没有。其实朗道-西格尔零点问题,我以前就开始在想了,但没有那么系统地想。但就是这样,我就下决心我一定还要做出一个更好的东西。
而在今天我敢说这句话,我已经把它做成了。
主持人:关于数学等基础科学的应用化,张师兄怎么看?
张益唐:数学里头很多东西都已经被应用,而且正在发现越来越多的应用,特别在物理在工程上什么的。
即使有一些现在还没有找到应用的,比如像纯粹的解析数论要解决的这些问题,我相信早晚也会发现它是能应用的。但具体这个时间我还不能预测。
另外我们不能说因为这个东西现在暂时没有应用,或者找不到应用,就轻视它。
基础数学、基础科学的这个研究,它不仅将来会具有潜在的应用,它也是衡量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你的文化程度,你的发达程度,这一点是不能忽略的。
关于著名数学家张益唐的简介
张益唐(1955年2月5日-),上海人,祖籍浙江平湖,美籍华裔数学家,于解析数论领域有突出成就。于2013年4月17日在《数学年刊》发表《质数间的有界间隔》,首次证明了存在无穷多对间隙为有限的质数(具体间隙小于7000万,参见素数相差),从而在孪生素数猜想这一数论难题上取得质的突破。半生潦倒,58岁时凭此证明,成为公认的数论学家。其坎坷而传奇[4]的数学旅程在学术圈内外引起反响。
张益唐自幼因政治原因失学,1978年考入北京大学数学系,接受本科和研究生教育。80年代赴美在普度大学完成博士论文,期间受指派师从莫宗坚学习并不感兴趣的代数几何学。博士毕业后未拿到导师推荐信,学术道路坎坷,长期靠打杂糊口,曾任快餐店收银员、中餐外卖员、汽车旅馆零工等。后经校友帮助获得新罕布什尔大学讲师的职位。未放弃对数论领域的钻研。《数学年刊》通常审稿两年,他的论文因思路清晰严谨在五周之内通过同行评议,创下创刊130年来论文接受时间最快的记录。素数间隙有界证明引来了素数研究方向学者的注意。
荣誉:2013年,因在研究孪生质数猜想上取得了重大突破,张益唐于第6届世界华人数学家大会中荣获晨兴数学卓越成就奖(Morningside Special Achievement Award in Mathematics),后来他也获颁Ostrowski奖(英语:Ostrowski Prize)[45]和Rolf Schock奖(英语:Rolf Schock Prizes)。
2014年,美国数学学会将著名的柯尔数论奖授予张益唐。同年7月4日,经由中央研究院第31次院士会议,张益唐当选为中央研究院第30届数理科学组院士。
2014年8月,在韩国首尔的国际数学家大会上,张益唐获邀请在闭幕式之前作一小时的受邀报告(invited lecture)。(国际数学家大会的受邀报告通常为45分钟。)
2014年9月,张益唐获得了该年度的麦克阿瑟奖(俗称“天才”奖),会在之后的5年内陆续得到共计62.5万美元的资助。
张益唐记忆力超群,熟人的电话号码全部靠头脑记忆,通讯录从来都不需要用。[8]他能把班上所有同学的生日轻松地记下来,每年都会给好朋友发电邮祝贺生日。
张益唐是一位腼腆内向的人。但听到有人用绅士来评价他时,他说自己其实也有非常好强的一面,有一种不服输不妥协的生活态度。北大校友汤涛回忆说印象里张益唐不喜欢花时间研究不出名的小问题,而是一个专门喜欢冲击大难题的人。
感情:张益唐的妻子是餐厅服务员,他们是在纽约长岛中式餐厅经朋友介绍认识的。当时张益唐去纽约是为了拜访某位朋友,和妻子第一次见面那天还喝了很多的酒。妻子第一次见到张益唐时,还觉得他的面相有些显老。妻子喜欢跳舞、聊天和旅游,与张益唐安静的性格很不一样。至于张益唐是怎么和妻子找到话题聊起来的,连他的朋友们也想不明白。张益唐成名后曾对妻子说:“我承诺过,当时我们结婚时,我跟你说过,我能给你很多东西。当时我给不了你多少。现在,你想要什么?”(“I promised you, when we getting marry, I told you that I will give you a lot. At that time, I can’t give you much. Now, what do you want?”)
P.S.博主很佩服和欣赏张益唐这样的数学家,从他对数学学术的热爱与专一来看,真的值得我们学习,特别是人生的磨难重重,我感觉他的学术和人生经历,也同样激励着我。




